期刊信息
曾用名:中国生理学杂志
主办: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0371-0874
CN:31-1352/Q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463415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医学文摘;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生物医学检索系统;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基础医学;生物学
期刊热词:
研究论文
旅游与人的缺乏性需要探析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各种活动的原动力,来自人的各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生理、安全、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称为“缺乏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各种活动的原动力,来自人的各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生理、安全、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称为“缺乏性的”需要,把人的精神超越性需要称为审美的需要。笔者认为,人的生命是生理、心理与情感精神的统一,旅游作为一种生活实践中的大众审美活动,作为人自由的生命体验,它的美感是建立在生命缺乏性需要和超越性需要满足的完美结合之中的。超越性需要即旅游的审美需要归属于情感精神的需要,生命缺乏性需要则就是指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所以旅游活动的发生,首先就是现代人对生命缺乏性需要满足的追求。
一、旅游对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
生命活力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动力,生命的存在是个积极的、主动的动态过程,它有赖于外在刺激与环境动荡才得以生机勃勃而获得无限的欢愉和快乐。尼采认为以科学逻辑为导向的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早已把生命力扼杀了。“非人格化”的机械主义、平庸的个人主义、繁琐细密的“分工”经济,使生命坠入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1]168。所以他主张复苏酒神精神,将生命本能从理性的压制下解脱出来,极力倡导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1]169。酒神精神象征昂扬的生命力,而生命力最根本的体现则是肉体的活力。个体的神圣使命就是把自身蛰伏着的生命力发挥出来,在放浪形骸中把自身个体化的表象即外在的东西消弭,从而与生命意志的本体合欢,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极度快乐和沉醉。这种对个体生命意志的昂扬与激发的酒神状态就是生命的“极端体验”,主要在于激发人内在充沛勃发的生命力。而生命力最根本的体现则是肉体的活力。旅游作为一种生命体验,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人肉体的活力。
维柯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就骄奢淫逸起来,失去了活力。旅游是生命力的刺激,同时又刺激、推动、再造生命力。“从大量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实验中得出的一个结论,说明生命并不害怕刺激和躲避刺激,有时还需要刺激和欢迎刺激,甚至是在有威胁、有伤害的刺激中,生命更能把‘生’的力量发挥出来。对人来说,让其生命力得到充分展现、发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而生命力的充分展现和发挥又需要一定复杂的、富于变化的环境和一定强度的刺激。”[2]用生物学的话说,就是生命体的神经系统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激活和兴奋水平上。人有一种基本倾向,即寻求刺激和不断改变刺激域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锻炼了人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正是由此,人们才会常常舍弃平静的居家生活,不顾旅程的劳累,赶赴天南地北去游玩;甚至要作种种艰难的、冒险的活动,如冲浪、爬山、自行车环球、荒漠徒步、航海、探险等等。可以这样说,从生命体层面上,人类通过旅游寻求刺激、动荡和艰险,打破居家的平静来达到激发生命力的目的。
另外,生命在于运动,不论是微生物、动植物,它的自身机体的活力和外部生存条件的取得都是靠不停的运动。这种好动的欲望不仅是原始艺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也是旅游活动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生产方式的升级,将人类的体力降至最低强度和范围,知识经济使人的体力丧失了其在生产力中原有的重要意义,一旦劳动发展到不需要人支付更多体力的时候,它反而难以满足健康肌体的自然需要,并使人的活动单调化,劳动丧失了对体力的需求,人类失去了生物适应的自然选择,不由自主地堕落为人工自然的附庸,这种异化,不仅对人的精神,也对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运动成为挣脱这种异化桎梏的最佳方式。有人把旅游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因为这种活动的确对人的肌体来说有其特殊的舒筋活血,放松身体的功能,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环境日益规范化、秩序化的现代社会,人的本质好动的身体被固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好动的欲望不能得到实现,他们便试图通过旅游活动来得到补偿,于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旅游的风气逐渐盛行。
对于人类来说,生存、健康、维持身体内的生理平衡,是他们最基本的要求与愿望,如果人们的工作或生活状态达到一定的时间或限度,就需要休息、休憩、休闲。如一台机器,运行到一定的时间就需要保养;土地耕种到一定的程度需要休整。对于人类来说,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游客,到温暖的地方去旅游,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躲避寒冷对人们的侵袭;反之,生活在炎热地方的人,到凉爽的地方去旅游,也是为免遭酷热煎熬之苦。患有各种疾病的人以及经过长期劳作、需要通过休息来恢复精力的人,希望到海滨、山地等环境优良的地方去旅游,获得那里纯净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和特殊矿物质等,以利于病痛的康复和疲劳的消除。从生理、心理的恢复体力和精力的层面都是这样。所以人们去旅游,追求的正是要获得这些生理需要的满足。日本学者鹤见祐辅在《往访的心》中曾以散文诗的笔法透彻地指出旅游的本质:旅行者,是解放,是追求自由的人性的奔腾;旅行者,是冒险,是追究未知之境的往古猎人时代的本能的复活;旅行者,是进步,是要从旧环境所拥抱的颓废气氛中脱出的、人类无意识的自己保存的努力[3]。
文章来源:《生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lxbzzs.cn/qikandaodu/2020/1228/531.html
上一篇:今年棉花长势不如常年
下一篇:潮生理棹 湖平系统